1910 禮賢會學校創校。當時西營盤地區學校絕無僅有,居民多是貧苦大眾,許多適齡入學兒童終日玩耍遊蕩街頭。德國傳教士葉道勝牧師有見及此,便承租第二街四十七號樓下單位,晚間為福音佈道所,日間為義學(免費學校),招收學生三十餘人,聘教員一位,藉教育孩童傳播福音。

1914 般咸道禮賢會堂建成,學校從第二街遷至本堂樓下副堂,學生增至四十餘人,學校已稍具規模。

1919 本校正式向政府教育司註冊為「香港禮賢會女校」。當時社會男孩子多數有受教育的機會,女孩子則較多失學,故創校之初本校側重收容女生,日後則男女學生一視同仁。

1921 本校舉行第一屆小學畢業禮。自第二街義學時期到遷校註冊,幾經艱辛方培育到第一屆的畢業學生。本校遂奠定了「百年樹人」的根基。

1925 香港學校教育水平日漸提高,故本校正式加設英文科,並提高英文程度,成為當時中英文並重的小學。

1936 幼稚園成為香港新興的教育事業,本校亦因應社會的需要在禮堂樓下副堂開辦幼稚園,是為幼兒教育的開始。

1939 就學人數大增,副堂不敷應用,故於聖堂後面增建一校舍,建築費用約為八千餘元。

1941 本校學生日漸增多,無法容納,故在本堂後座空地加建小學部五課室,可多容學生二百人,12月新女子小學校舍落成啟用。(1941年12月底,日本攻陷香港。)

1942-1945 因戰事影響停課四年。(1945年8月,日本投降,香港光復。)

1946 學校籌備復課,4月向德國禮賢母會租用般咸道86號樓下(即禮賢樓現址)為獨立幼稚園。當時木棉老樹、葵棕密佈,校園內鳥語花香,具園林景緻。

1949 學生日眾而名額有限,向隅學子日多,故加設幼稚園下午班。後座校舍加建二樓作為牧師傳道人住所。

1950 由於大陸移民湧入,適齡入學兒童太多,教育當局指令學校在課餘時間加增特別課程收容學生。本校基於基督愛世人的精神,以教育表達愛心,為貧童儘開教育之門,遂開設小學部特別班,共收學生二百五十人。時間為每天下午三時半至六時,學費每月五元,貧窮者可交半費或免費。4月後座二樓落成。

1954 本校並無魏峨校舍,亦不在名校之列,但教育當局推薦港督葛量洪夫人於2 月23日蒞臨參觀,事後來函致謝,並對本校加以讚揚,實因學校本基督精神,以有教無類為目的。

1959 擬將聖堂學校全部拆卸重建。由於客觀環境所限,計劃幾經修改,一再延期。在計劃擴建年代,香港中西區學校如雨後春筍,學童得入讀規模宏大設備完善的學校,故本堂小學日漸息微,但入讀幼稚園之學童仍然非常踴躍。

1960 因小一至小六男女生兼收,由校董會通過,6月經教育司批准,改名「香港禮賢會學校」。同年區會須收回般咸道86號樓下改建,幼稚園遷回本堂樓上聖堂。

1963 因擴建關係須將中座拆卸,課室不敷應用,遂停辦特別班。

1969 自六十年代末,香港人口增長率降,致使小學生人數劇減,遂停辦小學,改為只開辦幼稚園。

1973 應家長要求增設幼兒班,學制改為高、中及初三級,並遷往後座上課。

1976 蒙教育當局推許為模範幼稚園之一。

1979 擴建聖堂竣工,幼稚園規模完善,副堂課室符合現代標準,全校重新裝修佈置,安裝冷氣設備,設置園遊運動場地,成為本社區有歷史性而現代化的幼稚園。

1998 蒙教育統籌局優質教育基金撥款十六萬多元,用以購置教具器材,開辦「學前科技教育」課程。為慶祝創校八十八週年,於12月19日舉行校慶音樂晚會。

歷任校長芳名

王愛棠牧師
王心清女士
楊潔臻女士
張景宋長老
李盧媛玲女士
蔡郭慧中女士
朱蔡惠梅女士
廖畢綺媚女士
關淑玲女士
1910-1949
1949-1957
1957-1960
1960-1965
1965-1969
1969-1971
1971-1991
1991-2013
2013至今

註:以上資料主要輯錄自1951-1979年《禮賢會香港區會年報》;本堂1964年《建堂五十週年金禧紀念刊》之「五十年來本堂大事紀」、羅彥彬牧師之「禮賢會香港堂史略」、張景宋長老之「禮賢會學校史略」;1989年《七十五週年紀念特刊》繆熾根執事之「堂會史略」;1994年《建堂八十週年堂慶特刊》之「堂會史略」;八十八週年校慶音樂晚會場刊李華成牧師之「88校慶回顧點滴」,謹此致謝。